时间:2023/5/15来源:本站原创作者:佚名
白癜风惠民活动 http://pf.39.net/bdfyy/dbfzl/171020/5777826.html

《南征日记》是一本研究雍乾苗族起义不可多得的资料,作者在镇压苗族起义的过程中,所存留的谕旨、塘报、信函、家书、口供、调查记录以及个人的日记等,是非常罕见而又异常珍贵的历史文献。《南征日记》几乎每天都有记录,广泛而详细,涉及当时苗民起义过程中的天气演变、中下层清军具体的调兵作战、基层清军的生活常态、军政汉苗复杂的人际互动、战争前后苗疆的演变等,为后人研究提供了鲜活详细的史料。例如书中记载官兵与人贩子一道捕获苗人女子贩卖为奴的记载,在清代“贵州川贩”的研究中众多学者并没有引用,其内容所述主要发生地清江厅境内的战事,在《剑河县志》及《南哨乡志》也并未收录,不得不说是一个遗憾。笔者在清乾隆刻本山东省《海阳县志》中发现作者李椅一篇奏稿,叙述作者在平苗战争中的作战方略,摘录出来与大家共享。

《进寨条议稿》

伏查本朝兵制超越千古,毋庸更添末议。但每见出兵甚是累赘,固系承平日久,兵鲜折冲御侮,亦因军装携带多无定制故也。精兵轻骑,当量现用什物器具,其余辎重,原备军前应用,须酌远近久暂,各令包裹号记,另行押运,行营毋令众兵于途日事捡动纷繁。至现用什物器具,若令人夫运送,未免滋扰,更恐不能随机应时。以愚职见,每幕五人,不论马步,均以三名为正兵,二名为火兵。行军以二火兵裹带帐房锣锅及现用什物器具干炒等项,三正兵配械入队。如兵五百名,使火兵二百名,裹带前行扎营;正兵二百名相继在后,入敌境间队而行,共相保护;所有辎重,官给人夫驮载一起运送,令正兵一百保护押行,下营将辎重归于中营,均幕堆积。

对敌时,以正兵二百,火兵一百备战。火兵各带板斧一把、解手刀一把、齐眉棍一根、手绳一条、搭包一条,内带干炒解渴之物,在队后压阵、割去首级。留正兵一百,火兵一百守营备替。下营汲樵炊爨,俱火兵事,须择结实能服苦者充当,别项器械不必携带。于每队五十人内,抽出二人,一百队一副大旗执金鼓领压阵,火兵二十人在队后稽查勇怯。平时,百总管队则令专管支放粮草,查点军器,带领火兵安设营下寨。

原系因地制宜,南北风气平易之不同,内地口外苗疆行营驻扎久暂之各异,其势固难拘定,然总之不过相达形势,近水草勿犯兵家之忌。出门如见大敌,故不得因无事而稍懈,不战而屈人之兵,更不得以好事而喜功。度兵丁之多寡,量器械之长短,布置适宜,谨慎防范。牧马汲樵先事绸缪,明号暗号各出心裁,临时密发,勿令敌知号令,严肃动止有则,侦探伏路机务预知。将士一心,甘苦与共。兵不厌诈,待兵须诚,知己知彼,随机应变,动出万全,勿恃必胜,先立不败。

再,苗疆地方,应请设立步将。如打寨攻屯,俱系悬崖蹭蹬,既不堪乘马,而乘马日久之官弁又不能蹑险先登以率士卒,彼虽有勇往之志而力不从心。何如选用历练服苦轻足善走之兵,依次擢用。既可因地制宜,更可藉以鼓励兵丁。如鸟枪藤牌等兵,即有实在技艺娴熟汉仗可观,因不能骑射,虽至终身不得一职。何不弃其所短,而用其所长?如水师官正,不必独责其骑射也。因材器使,原期实用,况当圣主立贤无方之时,更宜急切陈之。

作者在文稿中之分析了清军存在的以下问题:

其一:军队后勤运输管理混乱,战线长短不一,战事持续时间变化莫测。辎重物品运输混乱,拉夫派差虽然不需要士兵对后勤亲力亲为,但是扰民不浅,且不好管理。

其二:军中对士兵的考核看重骑射,但是在苗区地形崎岖,骑兵并无用武之地,虽然有心杀敌但是力不从心。

并指出了解决方案:

首先,将军队分成两部分,以3:2的比例分配正兵和火兵,正兵负责作战,火兵负责运输。在遇敌的时候由以2:1的比例分配正兵与火兵备战。火兵负责携带轻便兵器及干粮绳索作为预备队,既可抵敌御侮,也可捆绑战俘、运输首级、补充军粮之用。军队追击的时候又以5:1的比例,安排火兵垫后稽查勇怯,防止有逃兵溃散影响军心。

其次,军队行军途中,以5:2的比例安排火兵跟随正兵前往扎营,又以5:1的比例安排正兵在后方保护押运,各队相间而行,以防为苗人所伏击截杀。

最后鉴于苗疆作战的特殊性,建议选用历练服苦轻足善走之兵,依次擢用,弃其所短,而用其所长,给他们一个出人头地的机会。从这篇奏稿来看来看,一个精明干练、体恤下属、治军有方的中下级武官浮现在眼前,难怪李椅死后同僚们“无不扼腕欷歔怆然”。当然了,他本人双手沾满了苗人的鲜血,只能说是一个好兵但不是一个好人。

那么当时苗族作战能力如何,为何会让李椅如此花费心思研究战术呢。从《南征日记》雍正十三年九月份的记载中可窥见当时战争的激烈程度:

雍正十三年九月十一日

贼薄战,击走之,左路诸营分布于苗穴中,兵多者不过三四百人,逆苗日夜窥伺。本营及游击余忠营为尤甚,而此路尤系出没要隘,粮运夫马往来人等络绎,巡哨护送接应不暇。是日,贼劫营,发兵二队与战,贼败走。

雍正十三年九月十三日

余游击放哨,官兵出营未远,有苗夫二名、民人一名从重州河坝跑回,询称一行十人,九个是台网苗夫,送火药往南高转去,一个是挑酒民人,因赶早出去,行至奎州左边山坡,忽有逆苗数十从山冲树林跑出赶来,我们三个急忙跑回,还有前走七个,不知跑散那里去了。只见有两个在坡跌了一跤,恐怕被苗子害了。放哨官兵随即奔追,苗已遁匿,搜踩无踪,查得苗夫二名,已于奎州左边山坡被苗杀死。

雍正十三年九月十九日

前日谢参将攻打之后,日每逆苗数百,张执白旗,肆狂无忌。职等看得六甫贼山后系深箐大林,前系峻岭崎径,贼盘踞山顶。势必遵照恩宪指定方略,四围分布合攻,多兵进剿方克有济。职等兵仅三百,且护运粮石接送,外至寨头,内至平章往返数十里,因而兵力单薄,止惟暂守,候齐会合痛剿。讵意逆苗顽不畏死,于本月初十日胆敢下山诱敌,职等当率兵丁齐放枪炮,打死逆苗一个,被贼抢去,各奔命上山时,因路险沟深林箐深密,恐蹈逆贼伏莽,遂于申刻收兵回营。

雍正十三年九月二十七日

逆苗议聚千余,四布山梁。随来四五百逆苗,从溪沟下山涧内拥出,欲追杀我兵后尾。适遇李副将营盘哨一队在彼,而逆苗竟直扑杀。当有职等哨兵一队齐下,枪火交加。逆贼见势退回。后又蜂拥多贼.胆敢挺然来战。职等复率兵丁奋勇力追至溪边,枪炮连施,当打死逆苗十数余名,带伤者甚多。其死苗尸随经贼众抢去,而逆苗恃众负隅自巳至申抵敌四时。复有魏副将发兵三队,李副将、余游击发兵二队齐来接应,逆贼始行逃走。职等当于酉刻收兵。

由上可知,处处可见“逆贼”、“逆苗”、“肆狂无忌”、“顽不畏死”的记载,双方在岑松河谷一带进行一村一寨惨烈争夺。随着雍正皇帝的暴亡,官军一方战局每况愈下,根据书中日记记载及贵州境内官员奏折观之,清廷似有放弃苗疆退守汉区之意,不过乾隆皇帝即位以后采取更加强硬的政策,各寨苗人见官兵势众渐渐不敌,或是逃亡江外(清水江南岸)或是投降,上演了一幕幕人间惨剧,这是后话。


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:http://www.jianhezx.com/jhxlp/12874.html
------分隔线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